中国消费者协会: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中国者协早教、消费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警害消合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惕职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业闭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店行
中消协指出,为侵“职业闭店人”是权益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中国者协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消费群体。“职业闭店人”的警害消合法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惕职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业闭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店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为侵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为防范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消费前,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务必签署书面合同。消费中,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如果遇到闭店操作,要先留证再投诉。消费后,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消费者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
- [2025-05-25 12:32] 广西柳城:5家黄金珠宝饰品店使用未经检定计量器具被处罚
- [2025-05-25 12:16] 商家推“买满送口罩”拉客 近八成网友表示“不认可”
- [2025-05-25 12:14] 图解|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 [2025-05-25 12:13] 商店销售75%消毒酒精哄抬价格被处罚 山东公布一批违法案件
- [2025-05-25 12:09] 最新发布
- [2025-05-25 12:06] 简单投诉72小时解决!“长三角消费微投诉云平台”在上海试点上线
- [2025-05-25 11:46] 简化程序优化服务 青海海西一企业获医疗器械临时生产许可证
- [2025-05-25 11:38] 中消协调查直播电商购物满意度 蘑菇街问题多被点名
- [2025-05-25 11:22] 江西开展儿童食品专项监督抽检
- [2025-05-25 11:09] 山西严查价格违法行为 维护防疫用品市场价格秩序
- [2025-05-25 11:09] 培训机构课程报名费可“分期付款”?实为金融借贷
- [2025-05-25 11:07] 福建厦门推复学食堂“首餐监厨制”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护墙
- [2025-05-25 11:03] 江苏淮安:青春维权岗彰显蓝色风采
- [2025-05-25 10:35]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付费网络游戏乱象几何?
- [2025-05-25 10:27] 广东佛山发出首张“一照通”营业执照
- [2025-05-25 10:23] 江苏南京:全力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 [2025-05-25 10:18] 走近3•15,放心消费市场监管在行动
- [2025-05-25 10:15] “Tony老师”已就位 为何理发店空荡荡却预约不上?
- [2025-05-25 10:09] 未成年充值容易退费难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一季度投诉分析
- [2025-05-25 10:07] 销售侵权假冒口罩 男子被判三年罚4万